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華中科技大學第294期“科學精神與實踐”講座在梧桐語問學中心明德報告廳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磁學與磁性材料學家、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都有為作題為“漫談磁和磁性材料”的專題講座。
都有為開講便強調磁是物質的基本特性,分別介紹了原子磁性、天體磁性以及生物磁性之間的區別,并指出“物質不一定帶電,但一定有磁性。” 科研態度方面,都有為講述了石墨烯的發明者海姆在2000年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實驗——強磁場中的懸浮青蛙,指出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并不單調枯燥,而是充滿了趣味與挑戰,希望在場的新一代的學子們可以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與態度,把個人理想的實現融入到對真理的探索中,勤于科研,樂于科研,為磁學等重要學科的發展添磚加瓦。
磁性材料是一類基礎但極為重要的功能材料,奠定了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磁性材料的產量代表了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磁性材料用得越多,表明這個國家越發達。”對于磁性材料,都有為如是強調,并指出中國的磁性材料產量雖然大,但是產權都在國外,因此不僅要重視磁性材料的研究,也要注重對其知識產權的保護。
都有為對磁隨機儲存器-自旋芯片(MRAM)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指引了今后的發展方向,他說:“以往的微電子技術僅僅利用電子具有電荷這一個自由度,從而奠定信息社會的基礎。如今,半導體自旋電子學將同時利用電子具有電荷與自旋這二個自由度,必將推動電子學、光子學和磁學三者的完美融合。半導體自旋電子技術很可能引起信息技術革命性變革,成為引領未來的新一代微電子技術。”
使用鳳谷磁性材料真空氣氛旋轉爐低溫燒結是當今燒結工藝中的一-項先進技術,它與高溫熔融型燒結相比,有以下特點:
1 )燒結溫度低,高溫持續時間長,燒結溫度是獲得低溫燒結礦的關鍵。所謂低溫燒結法,就是以較低的燒結溫度,使燒結混合料中部分礦粉起反應,產生一種強度好、還原性好的較理想礦物---針狀鐵酸鈣, 并以此去粘結、包裹那些未起反應的殘余礦石(或叫未熔礦石),使其生成一種鈣鋁硅鐵固溶體(或叫SFCA),這種燒結法就叫低溫燒結法。所謂低溫,目前一般認為燒結溫度大于1300℃的叫高溫熔融型燒結,低于1300℃的叫低溫燒結。生產效率高、均勻、安全、提高了磁性材料的性能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