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在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終端應用領域對鋰電池的性能、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要求持續提升,以及降成本的背景下,負極材料企業需要持續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來滿足下游鋰離子電池對關鍵材料的快速迭代需求。
目前,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是主流的負極材料技術路線,硅基等新型負極材料的應用也日趨廣泛。從技術上來講,石墨負極體系向硅基負極體系升級是重要方向。硅碳負極材料的比容量可以達到天然石墨電極、人工石墨電極的數倍,其在鋰電池中應用將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上限。
目前國內不少材料企業都在積極布局硅碳負極材料,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深圳斯諾、中科電氣、江西正拓、硅寶科技、創亞動力、大連麗昌等都在積極推進硅碳負極的產業化。
“貝特瑞負極材料的產品門類和品種是非常齊全的,既有天然石墨負極材料,也有后來居上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還有引領潮流走在(技術創新)最前列的硅系列的負極材料。”貝特瑞董事長賀雪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國內最早量產硅基負極材料的企業之一,2019年貝特瑞硅基負極材料出貨量居業內前列。
據悉,目前貝特瑞的硅碳負極材料已經突破至第三代產品,比容量從第一代的650mAh/g提升至第三代的1500mAh/g,并且正在開發更高容量的第四代硅碳負極材料產品。
而作為鋰電負極材料行業的新進者,硅寶科技一開始就瞄準了行業高端的硅炭負極材料。硅寶科技表示,2019年公司完成中試并建成產能50噸/年的硅碳負極材料中試生產線,同時公司“高比容量鋰離子電池硅/碳復合負極材料”通過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結論為國際先進水平。
據硅寶科技董事長王有治透露,目前公司已送樣多家電池廠商進行共同開發,將根據與廠商的合作進度放量生產。未來,硅寶科技將持續加大對硅炭負極材料的研發投入。
據了解,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電池、微宏動力等電池生產企業正在加快硅碳負極體系的研發和試生產。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硅碳復合材料用量已達2000-3000噸,同比增長一倍左右。據預測,2020年國內硅碳負極材料市場空間將達50億元。
在全球鋰電池業受益汽車電動化發展迅猛,帶動鋰電負極材料需求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硅碳負極未來市場空間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