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由于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加劇,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其中作為汽車動力的鋰電池直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性能,而鋰電池能量密度很大程度上依賴正極材料的比容量。基于這點,很多研究者致力于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的研究,他們發現大多數商業化正極材料如層狀Li-CoO2(140 mAh/g),尖晶石型LiMn2O4(120 mAh/g)和橄欖石型LiFePO4(160 mAh/g)并不是動力鋰電池的理想正極材料-21。
相比于這些商業化材料,三元材料LiNi,Co,Mn,-x- ,O2(x>0.6)由于比容量高、成本低、毒性小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其中,LiNiosCo.Mn.O2雖然存在容量保持率低,熱穩定性能差等問題,但由于其放電比容量超過200mAh/g(3.0~4.3V),同時制造成本進--步降低,已成為很多公司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熱點回。
研究表明:制備方法對于三元材料的微觀結構和電化學性能有著較大的影響,文獻中報道的制備方法主要有高溫固相法
4、共沉淀法網、溶膠-凝膠法向、噴霧干燥法"和燃燒法等,其中最主流的方法是用共沉淀法制備三元材料前驅體,然后采用高溫熱處理獲得三元材料。對于熱處理方式,有文獻中選擇直接升溫至高溫熱處理!8,更多文獻中選擇先在低溫保溫再升至高溫3]。但是,對于三元前驅體和鋰源的混合物在熱處理過程中的物相結構變化以及熱處理方式對三元材料性能的影響鮮有文獻報道',而針對LiNiq2CooMn。O2熱處理過程的研究尚未有文獻報道。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選用市售三元前驅體Nios2Co. 12Mn0.o-(OH)2及其和LiOH. H2O的混合物在不同溫度下使用鳳谷鋰電材料加熱燒結窯進行熱處理,探究其在熱處理過程中的成分、結構、形貌變化及不同熱處理方式對電化學性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