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工業互聯網是多項國家戰略重點布局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強國實現智能制造、搶占競爭制高點的共同選項。當前,全球信息技術革命正在引領新一輪產業變革,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已步入從局部擴散向全面滲透、從消費領域到生產領域、從生產變革到模式創新的新階段。 工業互聯網概念最初由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提出,而首個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則由AT&T、思科、GE、IBM和Intel等五家分別來自電信服務、通信設備、工業制造、數據分析和芯片技術領域的行業巨頭聯手組建,旨在制定通用標準,打破技術壁壘,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激活傳統工業過程,促進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融合。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理念迅速突破了某家公司的業務局限,乃至某種網絡標準的內涵,拓寬至一種工業轉型升級新的路徑。與之相呼應,德國產業界迅即推出了一套嶄新的數字化助推工業轉型升級方案——“德國工業4.0平臺”,并迅速升級為政府主導,企業界、工會及科技界全力參與的戰略行動,進一步顯示了工業互聯技術、網絡及其框架體系作為工業強國爭奪制高點的標志意義。
工業互聯網是我國多個國家戰略共同布局著重實施的關鍵任務。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去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后,工業互聯網是順應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一個重點發展領域,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互聯網+”最早實現的行業之一。此外,國家一系列促進網絡設施建設、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陸續出臺,其中對加快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工業與互聯網融合提出明確要求。尤為可喜的是,一些工業企業主動實踐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新型生產方式,一些互聯網企業加快向制造業設計、服務等領域拓展,部分基礎電信企業、軟件服務企業則加大了為工業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力度。可以預見,在今年實施的“十三五”規劃中,工業互聯網將成為促進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也將為各類企業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開辟新的藍海。
互聯網發展模式應走兼容并包融合之路
工業互聯網從其產生開始就具有兩條主線,兩大視角。美國堪稱是互聯網主線與信息產業視角的代表,德國則是制造業主線和智能制造視角的重鎮。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解讀《中國制造2025》時指出,“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和發展可從兩個方面切入,實現融合發展:第一個方面,就是智能制造;第二個方面,就是把互聯網引導到工業企業、工業行業中去。”對于中國而言,既具備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強大的初中級工業品制造能力,又坐擁全球第一網絡應用大國以及新興大數據市場之利,吸收、借鑒美、德兩種發展路徑的成果、經驗,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發展之路成為必由之路。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表示,無論從互聯網視角看,還是從傳統制造業視角看,工業互聯網在用戶端的聚集,以及產品、工廠的智能化與數據驅動,都為各類模式、業態創新創造了條件。個性化定制,產品的服務化、網絡協同化,以及整個制造系統、商業系統智能化變革,全生命周期數據管理,都將通過工業互聯網的積極探索,為中國經濟升級版集聚創新的動能。專家指出,中國版的“工業互聯網”不僅包含利用工業物聯網和大數據實現生產環節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即德國工業4.0描述的智能工廠),還包含利用消費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實現制造產品的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定制,通過重塑生產過程和價值體系,推動制造業服務化發展(類似GE描述的工業互聯網)。
加速標準構建 引領產業發展
環顧世界工業界與信息業界,工業互聯網正在從一個華麗的夢想一步步落地,變為產業的現實。美國IIC成為推動工業互聯網標準化的重要平臺,將參考架構、測試床、應用案例列為關鍵工作抓手,正以參考架構為引領,通過企業自主設立的應用案例組織垂直領域應用探索,支持建立測試床提供驗證支撐,并借助其他標準組織力量,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落地。德國“工業4.0平臺”由多家企業、行業協會設立,并于去年4月成功被該國經濟和能源部、教育和研究部接管啟動升級版平臺。目前,德國工業界已經建立統一的“工業4.0”參考體系模型,將以“信息物理生產系統”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功能映射到全生命周期價值鏈和全層級工業系統中,突出以數據為驅動的工業智能化圖景,并持續深入地對標準化問題進行研究。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在積極跟進工業互聯網新的標準化需求,如WG10工作組正在推進服務機器人模塊化、人機協同安全等標準制定,以及復雜系統的管理等內容。IEC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策略研究和標準研制。我國于去年已成立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工作組,在政企合力打造的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架構下,一個深深打上中國產業界烙印的工業互聯網開放體系正在向世界張開懷抱。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對信息通信業提出了嶄新的需求,需要全行業以前瞻的眼光、開放的心態、分享的思維積極投身這一藍海市場。企業內部的IT系統和運行系統正在從封閉走向互聯互通,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廠內網絡市場和產品后服務市場。最典型的比如說未來汽車制造企業在將汽車銷售給用戶后通過網絡可以實時地對汽車的運行狀況進行遠程監控,在監測和預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更豐富的服務。此外,工廠之間的社會化、網絡化協同對網絡和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提出了切切實實的要求。一架飛機可能會有三千多個配套廠家,至少有七類不同的互聯單元。他們的需求和傳統的網絡需求呈現出巨大的差異。如今的互聯網主要是面向普通消費者,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生產領域、工業領域應用網絡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的高標準要求,這些都需要工業和信息通信業兩業聯手加以改造或重新制定標準。為了滿足工業互聯網的要求,5G標準當中特別定義了移動物聯網場景,它要求毫秒級的遲延與不低于1G的帶寬,這些指標恰恰跟工業下一步發展的需求高度契合,而這些場景的細分與指標體系的完善,需要工業和信息通信業的共同努力。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