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江蘇鳳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當選浙商總會首任會長,并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第三場論壇上發表演講,本文根據演講內容整理。企業家“知行合一”
我以前是當老師的,一直以為知識分子了不起,商人會被人看不起。現在我覺得商人了不起,商人不是學校里能培養出來的,也不是靠國家政府訓練出來的。商人純粹是靠自己對市場的把握、獨特眼光、拼搏的能力打出來的,商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稀缺資源,我個人堅持認為商人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科學家和藝術家。拿企業戰略來講,我個人覺得戰略是不能復制的,真正不能復制的東西都是藝術品,就像我們臉長得這個樣子。復制是很容易做到的,企業的戰略更是這樣。一個企業家要把自己企業的產品、服務,打造成藝術品,無人可以復制,無人可以超越,只有這樣才能走得久,才能走得遠。
企業家另外一個很難的是“知行合一”。學知識很容易,但是把知道的東西做出來,并且做出來的東西讓別人喜歡,非常難。知行合一是企業家非常難做到的東西。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尊重這個社會稀缺的資源,那就是我們的企業家。
我們今天談了很多經濟問題,經濟潮起潮落,有好必有不好的時候,三十年好下來必定會有不好,這很正常。中國前30年的政策使得中國有了30年的高速增長,現在回落我覺得很正常。在經濟好的時候,賺錢的企業不叫企業家,大浪褪盡,依舊在那兒的,才叫企業家。能夠對未來做判斷,在經濟好的時候,你要做經濟不好的準備;經濟不好的時候,并且知道一定經濟會不好,要把握好機遇。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有不同的眼光看待未來,有不同的視角看待未來。
以前有位朋友說過,生意永遠是越來越難做,關鍵是眼光。其實,說生意越來越難做,其實以前也沒好做過,今天也不見得好做,永遠難做。這就需要與其他人有與眾不同之處。所以我想,今天中國的經濟,沒什么大的問題。中國歷代下來,所有的問題我們都經歷過了,這么苦的日子我們都過來了,還怕這點什么東西。
我覺得,今天來看,世界經濟對中國的影響,客觀來講是整體性的。我覺得影響的就有四件事,這四件事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任何一件事情出現危機的當刻不是危機,后面的危機才是危機。
第一,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我個人認為我們沒有意識到危機四年之后還會余波不斷。首先第一波波及美國,第二波波及歐洲,我們沒有做充分的準備,這一波的金融危機對世界的影響就像地震海嘯一樣,一波一波過來,需要時間。
第二,沒有人認為這次互聯網技術革命會對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這個技術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只是剛剛開始。
第三,能源危機所帶來新能源的誕生,所帶來的一系列的變革,大家也沒有足夠的重視。
第四,在中國,我們的經濟模式、社會發展,導致的環境問題,大家沒有想到。中國政府其實很早就提醒大家轉型升級,但效果還不是那么好。
這幾件事情合在一起,這個國家的經濟已經發生變化三年。應該講,我們今天的經濟已經真正到了轉型升級的時候。只是,轉型升級,提出這個口號的時候,沒有想到轉型升級能夠帶來這么多麻煩,但任何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誰都得付。
關于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我認為未來:
第一,中國制造業還會繼續下滑。第二,中國虛擬經濟日子也不好過。其實中國的制造業下滑,主要是低端制造業、粗劣制造業必須下滑,如果中國粗制濫造的加工制造業不繼續下滑,中國沒有機會。
這是一場真正的商業變革時代,你把它看成機會它是機會,看成災難它就是真正的災難。危機危機,機會一定在危險之中,了不起的企業一定是誕生在危險之中。只有冷靜下來去觀察,你怎么能改變自己。
我充滿樂觀,做好心理準備就不怕,守住自己的地盤。但是,從5年到10年來看,中國經濟的機會強大無比,可能全世界找不到像中國這樣的第二個國家。我一直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樂觀主義絕不等于盲目樂觀,你需要有根有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經濟形勢好,你未必會好;經濟形勢不好,你也未必會不好。經濟不好有不好的做法,經濟好有好的做法,只是看待的角度不同而已。
中國未來要增長的,不是體量,而是質量。這是大家一定要思考清楚的問題。經濟的增長7%、6%,即使5%那又怎樣?四大經濟體,美國、歐盟、日本、中國,只有中國一個經濟體的GDP增長速度超過5%,中國每年的經濟收入規模非常之大,這些錢已經夠了,要問的是這些錢用得合理嗎?用得對嗎?該用到哪里?這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思考。
根據今天的增長速度,未來10到15年中國會有5億中等收入人群。5億什么概念?美國現在大概有1.5億中等收入人群,我們的5億相當于3個美國的需求。
美國經濟怎么起來的?內需。假如中國未來有3個美國的經濟體量,那是多么大的機會。問題是,如果按照昨天的做法,我們可能越做越死。所以我覺得經濟模式該改變。我們稍微熬幾年,抓住未來的機會。我們今天的模式,歐洲走過、日本走過、美國走過,中國必須面對的是,大量的中等收入群體會起來,中國經濟未來的機會就在于強大的內需。
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我一直認為是“兩馬一牛”。出口是馬車,投資是馬車,但內需絕對是牛車。這么多年,內需,消費該怎么花?消費,把老百姓的錢掏出來,那是企業家的本事,是創新的體現。我們要用觀念去不斷打開消費和內需拉動的東西,這一定是企業家的作用。請大家記住,未來20年到30年,中國必須以消費拉動,而消費拉動一定是企業家、一定是市場在拉動,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機會。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