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隨著鋼鐵企業紛紛復產,山西、河北某些“一鋼獨大”地區的細顆粒物濃度明顯有所上升。環保部表示,2016年一季度,長治、安慶、濟寧、商丘、咸陽等5市的空氣質量明顯惡化,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不降反升。以長治市為例,PM2.5濃度均值與上年同比上升了44.1%,PM10、SO2、NO2濃度均值也分別上升了36.8%、81.5%和4.4%。
鋼廠復產惹的禍?
徐向春表示,去年,一噸鋼材要虧損200-300元;今年春節以后,鋼價突然大漲,目前噸鋼利潤已在400-500元之間,成本控制好的鋼廠,個別品種甚至能達1000多元。總體來看,現在已是“金融危機以來盈利最好的時期”。
據徐向春介紹,“國家統計局3月公布的全國粗鋼日均產量是227.9萬噸,而1-2月這個數字則只是201.78萬噸,一天就多了20多萬噸的量;進入4月以后,鋼材價格更高,行情更好,前期沒有復產的也在想方設法地復產了。”
為何突然出現大漲?一方面是因為前期鋼廠停產較多,供應“跟不上”;一方面則是房地產復蘇,中央投資拉動,需求短期回暖;另外,金融市場的投機炒作也放大了這一趨勢。
國家環保政策與鋼廠發展之間的博弈
在當前大氣污染嚴重的條件下,國家嚴厲施行環保政策治理大氣污染,對待污染環境的企業,例如鋼鐵廠,施行環保排污處罰制度、限產節能或者關停部分企業等嚴厲措施。
國家旨在通過嚴厲處罰和政策引導等手段,控制鋼鐵企業惡性發展,減少大氣污染現象。這些舉措雖在短期取得較明顯成效,但是在市場條件的利益誘導下,鋼鐵企業只要嗅到盈利的信息,就會大幅度復產來增加利益。復產產生巨大的經濟利益完全可以支付相對高額的排污費。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不良博弈,帶來的是空氣污染循環往復的現象。
究其原因,是因為國家在施行環保政策的時候,較少地考慮到市場調節的影響。市場調節主要帶來的是供求雙方的不平衡。供需不平衡帶來的就是經濟效益的明顯變化。國家在宏觀層面上施行環保政策,使得鋼鐵企業被迫停產或者限產來達到相應環保指標,這個過程帶來的就是鋼材市場因之前巨大的供過于求情況很快變成供弱于求,隨之而來的就是鋼材市場的漲價。鋼鐵企業在看到如此巨大的經濟利益時,只能冒險復產來尋求更大的經濟效益。
從鋼廠自身發展來講
國家一味要求環境質量的改善。但是環境質量的變好是需要改良工藝、投入巨大金錢的。這在鋼鐵效益好的時候尚可勉強施行,現在鋼鐵企業還處于寒冬,溫飽尚且困難,何談綠色發展。
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國家在施行環保政策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宏觀穩定市場供求平衡。國家采取相關政策來穩定鋼材相關市場,使得供基本等于求,這樣就減少了市場波動對鋼材價格產生的影響,鋼材價格的穩定就使得產量在短期不會發生明顯增加,這就為國家施行環保政策帶來了便利。
獎罰并重。鋼鐵企業是污染大戶,對待其肆意排放污染物,必須加大處罰力度,這樣通過處罰機制倒逼其施行節能環保。同時,由于要想達到明顯的空氣質量改善,環保的投入是巨大且必須的,國家一方面對有志治理污染的鋼鐵企業在購買環保相關設備及開發相關環保技術時給與相關經濟補償,減少鋼鐵企業獨立治污負擔;并且,對待環境治理效果較好的鋼鐵企業,給予相關政策扶持和減少排污費、增加經濟獎勵等措施,以良好的利益來引導鋼鐵企業自主走向清潔環保的狀態。
為了適應國家環保發展的需要,更好促進鋼鐵企業自身的發展,鋼鐵企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優化產品結構。鋼鐵企業主要在生產建筑用鋼時耗費大量能源,產生較多污染。鋼鐵企業可以轉變公司發展思路,實現由高產量、利潤少和污染大的建筑用鋼到產量低、利潤大的高品質鋼材轉化。這樣就解決了高產量和低利潤的問題。
自己搞環保產業。鋼鐵行業是污染大戶,同時就是資源大戶。與其把大好的掙錢機會給別人,還不如自己動手處理公司相關環保業務,自謀出路,自創盈利,減少企業本身環保支出,又可實現資源化利用,增加額外收入。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