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在過去20年中,世界能源消費以每年均2.3%的速度增長。據預測,以后20年仍將維持這一勢頭,估計年均的增長率為2.2%。從1995年至2015年,全世界能源消費量將會增長54%,其中亞洲將會可能增長129%,中國的數字顯然還會更高。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世界能源發展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若干趨勢。
從80年代石油價格大幅下降以來,近10年的原油價格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上,石油市場供過于求。如果能源消費仍保持在現有水平上,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可滿足世界40年的需求。但石油能源是有限的,全世界石油生產最終將達到頂峰,然后開始下降。般估計,今后10+20年石油生產將不會達到最高水平。美國能源部則預測,到2015年世界能源消費中石油的份額將僅比1995年的39%下降_個百分點。
但是,最近兩位資沫石油咨詢專家發表文早認為,世界常規石油(注:所謂常規石油即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容易獲得的原油。)可能將在本世紀頭十年達到峰值,石油生產在2010年開始下降,原油價格將隨之上漲。他們用四種方法估計尚未發現的原油儲量,并依據地區石油生產的變化規律得出結論(注:即在任何大區域,當累積石油產量上升到估計的可采出資源的一半時,石油生產就進入高峰期,之后就會開始下降,從而形成_個"鐘形曲線"。據研究,美國、前蘇聯和非中東產油國的石油產量都符合這樣一個模式,并由此推斷全世界也將遵循此規律。)。他們進一步分析指出,原油生產達到峰值后所產生的供不應求將不是臨時性的,油價將劇烈上漲,世界將更加依賴中東石油。這_形勢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優質能源需求增長較快的高速增長國家)可能意味著將付出更高的代價。
過去20年,天然氣在世界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增長迅速。今后20年,天然氣利用增長率會比石油快3倍,2015年將比1995年增加85%,年增長率為3.2%,在亞洲發展中國家(不包括西亞)的年增長率則會接近8%,是增長最快的礦物燃料,超過其他一次能源的增長率。2015年天然氣消費份額將達26%,超過煤炭,成為僅次于石油消費的一次能源。到1997年1月1日止,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140萬億立方米,中國僅占0.8%。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優質潔凈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是自然的。隨著天然氣發電技術、液化技術及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天然氣的應用范圍日益廣闊。因此,天然氣被普遍看好在21世紀前期世界能源供應中扮演重要角色。
盡管核電在過去二十多年時間里以超過10%的年均增長率擴張,但從目前來看,來自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的競爭以及人們對于核電站的安全操作與核廢料處理的日益增長的憂慮,嚴重限制了核電發展。僅就核廢料處置與管理而言,一些發達國家就要耗資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而且這只是_個永遠不會結束的處置管理計劃的開始(注:有關核能的詳細論述請參見:王毅、張冀強等“全球背景下的能源與環境合作”《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6期,PP.54-59。)。最為重要的是,隨著電力部門的私有化、解除管制和市場自由化政策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廣泛實行,入網電價大幅度下降,進而使核電站電價因其高額的建設、運行、處置和停運費用而顯著高于天然氣、水力和火力發電,所以增加核電站的選擇被普遍放棄。1997年關閉的核電站有9座,而新建成的只有4座。據估計,今后十年將有數十座核電站面臨關閉,下一個20年核電將是負增長。
發達國家的核電站廠商希望高速增長的亞洲國家的潛在電力市場(包括中國、印度、南韓等)能為他們帶來生機,以救活這一江河日下的產業。這從去年美國幾家大的核反應堆供應商(如通用電器和西屋公司等)不惜工本在華盛頓游說美國政府和國會解除對中國的核技術出口禁令一事上可見一斑。但亞洲經濟動蕩為他們的合同蒙上陰影,于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最小的中國及其龐大的核電計劃就成為他們最大的獵物。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