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踏入10月,中國經濟進入2015年的最后一季。中國經濟增速在2014年達到“24年新低”之后,今年前兩個季度繼續走低,經濟增速只有7%。對于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國內經濟界的主流意見相當悲觀,“破七”論已成為主流。相關調查顯示,84%的受訪經濟學者認定第三季度GDP增速將跌破7%,這將使得2015年中國實現“保七”目標面臨極大的挑戰。
在三季度經濟增速可能“破七”(低于7%)的背景下,今年第四季度的宏觀政策將如何走?在安邦咨詢研究團隊看來,這不僅關系到2015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是否達標,還關系到“十三五”在2016年如何開局,因而極為重要。從今年前三個季度的情況來看,在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有兩匹馬出了問題——除了消費仍然能夠保持平衡增長外,投資和出口則乏善可陳,甚至每況愈下。面對這種形勢,下一步的宏觀政策會如何加碼?會出臺什么樣的政策組合?各界對此都高度關注。
在我們看來,有如下可能性值得關注。
首先,第四季度會加大宏觀政策的刺激力度。一般估計,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在本月召開,中央將會進一步明確加大穩增長的政策力度,全力沖刺穩增長,將是下一步中國宏觀政策的大方向,也為四季度和明年初的宏觀經濟政策給出了基調。
其次,宏觀政策加碼需要重新設計和調整。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既有長期問題(如結構與轉型問題),也有短期問題(如經濟環境不佳影響短期保增長)。從根源來看,解決長期問題更為重要;但從執政者要完成的短期任務來看,解決短期問題迫在眉睫,每一年都必須達標。由于前期穩增長政策的效果并不好,下一步使用什么樣的宏觀政策工具,必須好好設計和選擇。
第三,一味加大基建投資并非最佳選擇。今年以來,政府部門重拾了加大基礎建設投資的“利器”,希望發揮其短期保增長的“強心劑”效果。但是,加大基建投資對第四季度來說未必是最佳政策選擇。一是因為時間已進入第四季,即使投資加碼獲批也不一定反映到今年的經濟增長中,二是因為國內基建投資已有相當大的規模,一窩蜂上馬勢必會加劇新的結構問題。
第四,財稅政策放松應該成為優先選擇的政策思路。從國內投資結構來看,在當前形勢下搞刺激投資,肯定是各級政府主導,而不是來自市場和企業主導。實際上,現在地方政府對于投資的積極性也下降了不少,以至于李克強總理數次強調,不要讓數千億的財政資金呼呼大睡。真正能夠使得中國經濟出現反彈的,還是要靠放活實體經濟,改善企業的投資經營環境,使得企業成為具有活力的投資主體。就此而言,財稅政策的放松可能比單純的政府主導型投資更加有效,而且更能持續。
第五,永遠不要忘了推動市場化改革。2008年以來中國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的一個失誤,就是我們過于擔心經濟增長會出問題而不斷出臺各種政策刺激經濟,而中斷了中國已在進行的結構調整改革,以及中國迫切需要深化的市場化改革。很多人信奉并不斷強化經濟發展的“中國模式”,而忽略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性。一旦外部經濟環境轉冷,我們才驚訝地發現,中國經濟缺少足夠多的市場化企業的支撐。不錯,市場化改革不一定短期見效,但忽視市場化改革就一定走不出困境。
在安邦咨詢研究團隊看來,四季度的宏觀政策不僅要著眼于今年的經濟增長(實際上,今年保增長的目標可以加大彈性,略低于7%也沒什么太大關系),而且更要著眼于2016年的增長基礎和政策準備。政策組合的核心還是以市場化改革放松市場,激發企業活力,通過放松來鼓勵企業自發集聚社會經濟資源,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可持續的支撐。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