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如果加熱鋼件的溫度過高,而且在這種高溫下停留長時間,鋼內部的晶粒會隨著增長過大,然后晶粒之間的結合能力越來越弱,鋼件的機械性能顯著降低,這種現象就被稱為鋼的過熱。過熱的鋼件在軋制時會極易發生裂紋,特別是在坯料的棱角、端頭尤為顯著。
鋼件產生過熱的直接原因,一般為加熱溫度偏高和待軋保溫時間過長引起的。因此,為了盡可能的避免產生過熱的缺陷,必須按鋼種對加熱溫度和加熱時間,尤其是高溫下的加熱時間,加以嚴格控制,并且應適當減少爐內的過??諝饬?,當軋機發生故障長時間待軋時,必須將爐溫降低。
過熱的鋼可以采用正火或退火的辦法來補救,使其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再重新加熱進行軋制,但是,這樣會增加成本和影響產量,所以,應盡量避免產生鋼的過熱。
如果鋼加熱溫度過高,時間又長,使鋼的晶粒之間的邊界上開始熔化,有氧滲入,并在晶粒間氧化,這樣就失去了晶粒間的結合力,失去其本身的強度和可塑性,在鋼軋制時或出爐受震動時,就會斷為數段或裂成小塊脫落,或者表面形成粗大的裂紋,這種現象稱為鋼的過燒。
過燒的鋼無法挽救,只好報廢,回爐重煉。生產中有局部過燒,這時可切掉過燒部分,其余部分可重新加熱軋制。
過熱、過燒事故的發生往往集中在以下幾個時刻上:
(1)急火追產量時。由于生產中事故較多,班內軋鋼產量較低,為了追產量,強化加熱,加熱段內爐溫過高,造成事故。
(2)停機待軋時間較長,爐子保溫壓火時間較長,爐溫掌握不好就會發生過熱、過燒、粘鋼事故。
(3)加熱特殊鋼種時,沒按該鋼種的加熱工藝要求去做,如有關段的爐溫掌握的高或加熱時間過長等,均能造成過熱、過燒或粘鋼現象發生。
(4)由于加熱工操作懶惰,責任心不強或由于熱檢測元件損壞,沒有發現,致使儀表顯示失真,又沒有注意“三勤”操作時,就有可能發生過熱、過燒和粘鋼等事故。
過熱、過燒和粘鋼事故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均衡生產,不追急火,追產量。
(2)注意根據待軋時間處理爐子的保溫和壓火,即應遵守停機待軋時的爐子熱工制度。
(3)加熱特殊鋼種時,首先熟悉其加熱工藝要求,并在生產中嚴格掌握。
(4)注意“三勤”操作,克服懶惰,增強責任心,隨時檢查,隨時聯系,隨時調整以免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