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過程l為起始狀態,過程2為第一步鐓粗過程中的狀態,過程3為第一步鐓粗完成后貼模的狀態,過程4為第二步鐓粗過程中平砧與毛坯完全貼模的狀態,過程5為第二步鐓粗完成時的狀態。圖中的數值為正表示拉應力,數值為負表示壓應力。圖2.2l所示為H/D-2.5的坯料在兩次鐓粗成形工藝過程中,不同L值時鐓粗后毛坯內部中點的應力狀態。
由于坯料為軸對稱結構,故內部中點的徑向應力與切向應力相同。從圖中可以看出,在相同L值的情況下,狀態l到狀態3過程中,毛坯內部應力值逐漸增大,完全貼模時達到最大值,此時的應力狀態為三向壓應力,狀態3至狀態4的過程中,應力值又開始減小,狀態4到狀態5的過程中,應力值再次急劇增大,最終狀態仍為三向壓應力狀態。不同L值時,隨著L的增加,各個狀態點出現的應力值減小。這是由于第一步鐓粗至坯料貼模過程中,錐形結構砧對坯料進行作用逐步加劇,使得毛坯內部的壓應力逐漸增大,第二步鐓粗至平砧貼模過程中,上下端面的中心處金屬未與平砧接觸,逐漸向平砧處流動,對毛坯中心區域有一定的弱化作用,故壓應力值有一定程度的減小,第二步鐓粗完成過程中,平砧完全與毛坯端面接觸,隨著壓下量的增加,對毛坯內部的金屬作用增加,第二步鐓粗后毛坯內部的壓應力值明顯大于第一步鐓粗后毛坯內部的壓應力值。L值較小,錐形結構砧對坯料的作用增加,故第一步鐓粗后毛坯內部的應力值隨著L值的減小而加劇,但是第二步鐓粗的作用相對減小了,所以最終的應力值隨著L值的減小而減小了。
圖2-22所示為H/D=2.5的坯料在兩次鐓粗成形工藝過程中,不同L值時鐓粗后毛坯側表面中點的切向應力。從圖中可以看出狀態l至狀態3的過程中,側表面中點的切向應力逐漸增大,切向應力為壓應力,狀態3至狀態4的過程中,毛坯側表面中點的切向應力至開始減小,仍表現為壓應力,狀態4至狀態5的過程中切向應力急劇增大,變成了拉應力。隨著L值的增加,各狀態點出現的應力值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