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国产自产一区二区_亚洲日韩经典乱论视频_愉拍色猫av,小妖精太湿太紧了拔不出,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網站地圖|收藏本站|在線留言|騰訊博客|新浪博客您好,歡迎來到鳳谷官網!

鳳谷

新型燒結技術突破者Regenerative furnace expert

全國咨詢電話0510-88818999
180-5158-2312

更少能源更多能量
當前位置:首頁 » 鳳谷資訊中心 » 行業資訊 » 搶先看工信部25個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下)

搶先看工信部25個司局明年重點工作和思路(下)

文章出處:e制造責任編輯:江蘇鳳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www.niubanjin.com.cn人氣:-發表時間:2016-01-10 08:05【

江蘇鳳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管理局: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 大力推進監管轉型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 韓夏

今年以來,信息通信管理局按照中央和部黨組的要求和部署,圍繞部中心工作,大力推動相關重點工作開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2015年主要工作

一、推進信息通信網絡優化升級

一是全面推進三網融合取得重大進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三網融合推廣方案的通知”已經發布,指導電信企業加快相關網絡和業務系統升級改造,全國IPTV用戶數超過4500萬。二是4G發展步伐加快。發放了FDD LTE業務經營許可證。截至11月底,4G網絡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4G基站總數達到181萬。全國新增4G用戶2.59億戶,預計全年4G用戶總數可達3.8億戶。會同國家發改委等十余個部門研究提出推動TD-LTE“走出去”的相關政策措施。開通綠色通道,累計為328家企業核發TD-LTE終端進網許可證1888張。三是構建工業互聯網基礎取得階段性成果。牽頭研究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架構方案”,并對數據架構、安全架構等工業互聯網系統框架的核心內容進行研究。目前正在加快《工業互聯網整體網絡架構及發展戰略研究》部重大軟課題的研究論證工作,推動形成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整體戰略部署。四是推進網絡優化升級成效明顯。加強7個新增骨干直聯點的運行管理,全國10個骨干直聯點間相互支撐、均衡協調、互為一體的流量疏通格局基本形成。網間帶寬擴容完成612G,全國互聯總帶寬達到3062G。五是國際通信快速發展。新增1個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2個信道出入口局、3個國際互聯網轉接點,國際通信架構更加完善。指導支持國內通信運營、設備制造企業與國外企業合建世界首條非洲-南美洲跨大西洋通信海纜。我國海陸纜總帶寬和國際業務帶寬分別達到9.8Tbps和3.6Tbps。

二、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

一是行業管理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起草完成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促進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已經國務院批準,即將發布。《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修訂工作穩步推進,起草了《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APP)預置與分發管理暫行規定》以及云服務、接入服務等管理辦法。二是落實網絡實名,加強基礎管理。組織開展規范域名注冊服務市場專項行動,健全IP地址使用信息備案管理機制,優化網站備案流程,提高監測和處置能力。與國家工商總局協商,加緊推動建立網站備案數據與工商營業執照在線核查比對及數據共享機制,向社會開放了違法違規網站黑名單在線查詢功能。三是強化接入企業管理。全面系統地劃定接入企業責任,加大對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違規行為的接入企業的處罰力度。四是強化對信息服務提供者的監管。下架不良APP近4500款,三家基礎企業關閉短信端口超過1100個,攔截垃圾短信逾38億條。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安全檢測和預置應用軟件管理,1~11月共有1078款移動智能終端通過安全檢測,公眾移動應用安全檢測云服務平臺初步建成。五是規范市場競爭秩序。及時協調解決互聯網企業間市場競爭爭議問題。六是加強與涉網部門協調聯動。完善違法違規網站處置流程,配合相關部門處置違法違規網站4378家。

三、強化服務質量監管和用戶權益保障

一是加強服務質量監管和用戶權益保護。深入推進行風糾風相關工作,以百萬用戶申訴率季度不超過20人次、年度不超過70人次,不明扣費百萬用戶申訴率年度不超過6人次、對“惡意扣費”零容忍作為考核紅線。截至第三季度末,相關工作進展平穩,申訴率均達到考核指標要求。二是用戶信息保護工作力度加大。積極推動制定相關國家標準。對12萬款手機應用軟件進行技術檢測,公開曝光存在未經用戶同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惡意扣費等問題的197款違規軟件,要求企業下架違規軟件并整改。三是移動電話用戶號碼攜帶試驗有序推進。試驗省市總體申請成功率穩定在80%以上。組織開展號碼攜帶擴大試驗綜合評估工作。

四、提升網絡運行和應急管理水平

一是基礎網絡運行安全管理進一步強化。深入推進通信管線安全隱患清理整頓,全國管道和桿路核查完成率達到99%以上,整改完成率超過80%。對相關互聯網企業運行事故進行深入調查,及時開展重點互聯網企業運行安全管理和應急保障機制研究。電信設施安全保護取得積極成效,全國盜竊破壞電信設施案件同比下降41.5%,經濟損失同比下降40.5%。二是應急通信基礎管理和能力建設繼續加強。積極開展《國家應急通信“十三五”規劃》的起草編制工作。組織制訂寬帶數字集群、公共預警短消息、緊急定位、個人緊急情況報警及位置信息傳送等相關技術標準。推動成立應急通信產業聯盟。組織開展互聯網與天基信息融合應用相關研究。大力推進四川、福建和海南應急通信示范工程建設。完成重大活動、突發事件以及各類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通信保障工作,全行業全年累計投入各類保障人員36.36萬人次、車輛6萬臺次、發電油機5.67萬臺次,發送各類應急短信4.8億條。

2016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推動業務雙向進入。以《三網融合推廣方案》發布實施為契機,總結試點經驗,加大推廣力度,進一步提高覆蓋范圍。一是抓緊制定各成員單位重點工作分工方案,明確目標要求,落實工作責任。二是加強部省聯動,積極推動廣電、電信業務雙向進入,做好網絡建設升級改造、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等相關工作。三是做好相關許可受理和審批工作,促進IPTV等融合業務應用普及。落實分業監管要求,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二、加大超前研究力度,發展工業互聯網。一是加大關鍵技術研發力度,積極推進工業互聯網網絡互聯體系、標識解析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快產業化進程,組織制定“工業互聯網產業推進試點示范項目工作方案”,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推動試點項目立項,并適時啟動。三是支持相關單位啟動技術試驗驗證平臺、關鍵資源管理平臺、商用流轉數據管理平臺等工程建設工作。

三、進一步優化網間互聯架構,提升互聯互通和國際通信水平。一是綜合施策,進一步推動網間擴容和質量提升,力爭2016年完成500G的擴容目標。二是推動開展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試點,加快構建和完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網絡互聯體系。三是統籌推進下一代互聯網與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演進,開展5G商用牌照發放前期研究工作,推動將TD-LTE納入“走出去”部際協調機制,完善并推動落實IPv6地址編碼相關技術標準。四是配合“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積極推進跨境通信設施和國際通信出入口布局,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網絡互聯互通,鼓勵相關企業“走出去”參與信息通信網絡建設和運營。

四、強化資源管理,夯實基礎支撐能力。一是深入推進網絡實名制,規范域名注冊服務及相關行政審批,改進網站備案信息核驗手段,提升備案主體信息準確率。二是強化接入企業管理,督促落實未備案不得接入等相關責任,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三是會同相關部門完善互聯網管理協調機制,修訂違法違規網站黑名單管理制度。

五、創新監管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一是主動轉變監管理念,創新求變,適應創新變革發展需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二是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逐步降低準入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三是利用大數據、信用評價等技術和手段,實施分級分類的差異化監管,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推進年檢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失信企業退出制度。

六、加快完善政策法規,提升依法治網能力。一是推動試辦新型電信業務、接入服務、云服務等管理辦法的制定和發布實施。二是推動《關于加強和改進互聯網行業管理,促進互聯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三是抓好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實施工作。

七、聚焦熱點問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一是強化監督檢查,規范企業經營和競爭行為。二是深化行風建設,加強對騷擾電話、垃圾短信、不明扣費、惡意吸費、不良網絡信息等熱點難點問題的綜合治理。三是強化網絡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建立和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和檢測監測平臺。四是深入推進移動電話用戶攜號轉網試驗,強化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APP)預置與分發管理,組織開展以手機流量為重點的電信計費監督檢查。

八、強化管理,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一是發布《國家應急通信“十三五”規劃》,推動相關建設項目立項實施。完善重點工程和專項管理制度。推進完成四川、福建和海南應急通信示范工程建設任務。二是加強專業保障隊伍正規化建設,新組建5個全國一類通信保障隊伍。三是強化應急管理責任落實,組織做好突發事件、重大活動和重點方向通信保障工作。

網安局:深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 助力網絡強國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 趙志國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清晰描繪了未來五年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明確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要求,為“十三五”時期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指明了目標和方向。網絡安全管理局將緊緊圍繞網絡強國建設總目標,創新思路、主動謀劃、有效履職,深入推進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與工作水平。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網絡安全管理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扎實做好重大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和網絡反恐維穩工作,積極推進“十三五”規劃編制研究和網絡信息安全立法、網絡安全示范工程、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基礎電信企業安全責任考核、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電話用戶實名登記等重點工作,為推動電信和互聯網行業健康發展發揮了應有作用。

一、堅持服務大局,全力做好重大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針對2015年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密集,安全保衛工作責任重、壓力大的情況,堅持打整體仗、打主動仗,積極加強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組織行業認真做好保障方案制定、部署實施等工作,特別是結合安保工作新任務新要求,突出強化網絡安全保障,扎實抓好基礎網絡和重點網站安全防護、網絡威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工作,確保網絡基礎設施和重點網站安全穩定運行,圓滿完成抗戰勝利70周年、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新疆自治區成立60周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任務。同時,堅決落實網絡反恐維穩各項工作機制要求,組織行業扎實開展暴恐音視頻專項打擊治理,有力凈化網絡環境。

二、堅持著眼長遠,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整體謀劃。在做好“十二五”規劃評估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十三五”網絡與信息安全有關規劃的編制研究工作,初步明確“十三五”時期工作目標、主線和重點任務。強化法律政策研究儲備,參與做好《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等重點立法協同推進工作,積極反映行業立法訴求。建立行業網絡安全態勢季度研判、部省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風險監測通報等機制,進一步密切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安全監管合力。

三、堅持拓展深化,全面加強行業網絡與數據安全管理。深入開展年度網絡安全防護檢查,完成2807個三級以上網絡和系統定級備案調整和風險評估。開展行業網絡安全防護試點示范,圍繞云平臺安全防護等8個重點領域征集并遴選出33個典型示范項目,并做好行業內經驗推廣準備。突出抓好數據安全和用戶信息保護,抓緊研究制定加強行業數據安全管理指導意見。及時妥善處置多起重大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指導出臺《漏洞信息披露和處置自律公約》,規范漏洞信息的發布工作。強化移動應用商店安全責任監督落實,推行第三方數字簽名認證,從多環節加強應用程序安全管理。指導舉辦網絡安全技術對抗賽,發掘和鍛煉網絡安全優秀技術人才,組織行業做好網絡安全宣傳活動,提升公眾網絡安全意識,取得積極成效。

四、抓好責任落實,提升信息安全監管水平。進一步完善并規范考核制度機制,組織開展年度考核中期檢查,督促企業切實落實安全管理要求。強化事中事后安全監管,深入推進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持續做好監測巡查和風險提示通報,完成38項重點業務安全評估工作,指導各管局開展屬地化安全評估實踐并取得積極成效。組織行業深入開展“防范打擊通訊信息詐騙”專項行動,加大對有關詐騙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治理力度,同時扎實做好“掃黃打非”等專項工作,切實維護公眾和用戶利益。

五、強化監督檢查,全面推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聯合公安、工商兩部門深入開展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實名登記暗訪抽查和責任追究力度,規范實體渠道監管,加強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引導,并配合及時關停電話“黑卡”等。

六、注重完善體系,大力推進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保障能力建設。加快IDC/ISP等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系統建設等,推動部、省、企業三級系統對接聯調,形成管理能力。積極推進互聯網網絡安全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建設,提升重大突發網絡安全事件信息通報和處置調度能力。指導督促基礎電信企業加強網絡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提升企業自身安全技術能力和水平。

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網絡安全管理局將圍繞加快建設網絡強國這一總目標,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保障行業發展、服務社會民生并舉,深入推進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著力抓好法律規劃戰略的落地實施,著力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保護,著力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與技術能力建設,著力做好網絡反恐維穩工作,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謀整體”,立足“十三五”開局起步,全面做好法律規劃戰略等頂層謀劃和落地實施工作。一是編制出臺《信息通信網絡與信息安全“十三五”規劃》,明確“十三五”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工作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指導各單位抓好貫徹落實。同時,立足職責扎實做好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及“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部署的落實工作。二是緊密跟蹤《網絡安全法》、《反恐怖主義法》立法進程并參與做好制定和落實等工作,制修訂《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管理規定》、《通信網絡安全防護管理辦法》等。三是結合網絡技術業務發展和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標準體系,強化網絡與信息安全重大問題研究,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二、堅持“促發展”,著力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保護,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環境治理,營造安全可信網絡環境。一是深入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深化網絡安全試點示范。加大對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監管力度,完善針對主要互聯網企業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報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機制。二是建立健全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部署落實和監督檢查,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和用戶信息保護。加強移動應用程序和應用商店網絡安全管理,強化移動應用程序安全檢測和對應用商店的監督檢查,切實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三是深入開展網絡安全環境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包括打擊治理通信信息詐騙、網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等,進一步完善木馬、僵尸網絡等網絡安全威脅的治理機制,凈化網絡環境,提升行業互聯網網站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公眾網絡消費信任度。

三、堅持“強能力”,與時俱進地提升網絡與信息安全監管和技術保障能力,提高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一是圍繞簡政放權、電信市場擴大開放等,將安全監管作為重要要素和關鍵環節加強統籌設計,構建管理重心向事中事后轉移的安全監管體系。二是抓好互聯網接入等關鍵環節安全監管,深化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安全評估。三是深入推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強化對網絡營銷渠道、移動轉售企業實名工作的監督管理,指導督促做好未實名老用戶補登記工作,確保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四是著眼于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和網絡安全威脅監測處置水平,統籌指導基礎電信企業、各通信管理局和技術支撐單位開展網絡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深入推進省級IDC/ISP信息安全管理平臺建設、部省平臺對接聯動和規范使用。

四、堅持“重機制”,積極主動加強內外部機制建設,在新格局中樹立行業安全監管地位。一是進一步密切與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的工作聯系,共同做好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工作。二是圍繞建立完善行業網絡與信息安全整體監管格局,完善網絡安全季度研判與態勢分析、行業信息通報等機制,加強對各通信管理局、相關支撐單位的業務指導、信息共享和交流培訓,形成工作合力。

五、堅持“保安全”,把維護國家安全穩定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毫不動搖地做好重大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堅持未雨綢繆,適應重大活動保障常態化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部署,全力做好重大活動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重大突發事件處置等工作。圍繞網絡反恐維穩工作需要,強化機制和預案建設,配合相關部門深入推進打擊暴恐音視頻等專項行動,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無線電管理局:強化頻譜資源管理 提升無線電監管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局長 謝飛波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無線電管理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按照“管資源、管臺站、管秩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防建設、服務黨政機關,突出做好重點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的總體要求,以強化頻譜資源管理為核心,深化改革、創新舉措,較好完成了無線電管理各項任務。

一、開展“頻率使用情況核查專項活動”,夯實頻譜資源管理基礎。制定專項活動工作方案,明確核查規范,框定核查范圍。組織全國無線電管理機構整合提升現有監測、檢測、信息化等技術手段,重點對公眾移動通信、230MHz數傳、廣播電視、3400MHz~3600MHz、14.25GHz~14.5GHz等頻段使用情況進行監測比對。專項活動期間,全國共梳理頻率規劃、分配和指配文件2.7萬份,頻率數據信息填報入庫10萬余條,涵蓋公眾移動通信、民用超短波對講機、集群通信、數字微波、雷達、衛星固定業務等31種通信系統,建立了頻譜資源信息化系統,實現了上述頻率數據和電子文件的查詢、統計和分析。通過活動,摸清了“家底”,夯實了基礎,為頻率規劃、重耕,精細化管理,以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供基礎數據。

二、完善無線電管理法規制度建設,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方略。在全力做好新《無線電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修訂同時,積極推動相關法律條款修改,加強重點規章建設,統籌推進無線電管理法制建設工作。一是《條例》修訂取得實質性進展,《條例》修訂稿已通過國務院法制辦復核。二是推動《刑(九)》涉及無線電管理條款的修改,推動涉及無線電管理內容的原《刑法》第288條“擾亂無線電管理秩序罪”的修訂出臺。三是完善無線電管理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加強邊境頻率協調、無線電臺站管理、空間業務資源儲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配套法規制度建設。

三、嚴格電磁管控,確保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安全順利舉行。一是明確管理政策,會同公安部發布了紀念活動無線電管理規定。二是統籌配置頻率資源,協調保障紀念活動廣播電視、安全保衛、指揮調度、要人警衛、新聞報道等頻率需求。三是開展臺站清查工作,嚴格電磁管控。四是核發專用電臺標簽,對進入核心區的無線電發射設備抽檢。五是凈化電磁環境,對重點頻段、重要區域進行保護性監測,打掉“偽基站”、“黑電臺”各百余起。任務期間,指揮體系運轉高效,各要素配合緊密,頻率使用秩序井然,核心區電磁環境平穩有序,各類無線電通信設備工作正常,沒有發生一起影響紀念活動的有害電磁干擾,確保了紀念活動無線電頻率使用安全。

四、開好WRC-15,深度參與國際頻譜管理。在2015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15)準備工作機制框架下,統籌推進各議題研究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和行業的立場,完善參會預案,圍繞熱點議題,共提交數十篇文稿。利用雙、多邊場合最大限度爭取支持,推薦的6位專家全部成功當選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ITU-R)研究組管理層職位。圓滿完成WRC-15第二次籌備會議(CPM15-2),亞太區域準備工作第四、五次會議(APG15-4、APG15-5),國際電聯2015年無線電通信全會(RA-15)和WRC-15等重要國際會議參會任務。會議代表團完成預期目標,成功為我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工程項目實施爭取了規則保障和頻譜資源。

五、布局“十三五”規劃編制,提升無線電監管能力。在深入開展交流座談和專題調研,廣泛聽取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科研院所、監管設備廠商的意見建議基礎上,制定發布《省級無線電管理“十三五”規劃技術設施建設指導意見》,起草完成《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劃(2016~2020)》初稿。

六、統籌協調頻譜資源,助力兩化深度融合。一是支撐保障IMT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配合4G牌照發放配置LTE混合組網頻率;落實李克強總理“提速降費”指示精神,為運營商增配有關頻率資源;積極推動5G頻率技術試驗相關工作。二是統籌協調各行業領域信息化發展用頻需求,新規劃了1.4GHz頻段20MHz頻率用于寬帶數字集群專網系統,適應政務、公共安全、社會管理等方面的通信需要;發布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頻率規劃,對其工作頻段、具體用途、系統帶寬、射頻技術指標等予以明確。

七、加強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協調,維護我國頻譜使用權益。一是按計劃開展邊境頻率機制性談判。召開中俄有效使用無線電頻率和邊境地區無線電頻率協調常設工作組會議,舉行了中蒙邊境頻率協調會談。二是加強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能力建設頂層設計,做好空間業務資源論證、申報、協調等基礎工作,完成了中國與馬來西亞、英國、俄羅斯等主管部門間衛星網絡協調會談。截至12月初,共處理協調函件2100余份。

八、改進臺站和設備管理,打牢無線電管理基礎。建立全國無線電臺站數據質量檢查分析制度。有序規范業余無線電活動。明確可采用電子化形式標明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準代碼,順應了科技進步趨勢,降低了成本。

九、維護空中電波秩序,確保重點無線電頻率使用安全。鞏固打擊“偽基站”長效機制,推動建立打擊“黑廣播”長效機制。切實發揮民航、鐵路專用頻率保護和防范考試作弊長效機制作用。做好重大任務、關鍵節點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

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全國無線電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聚焦頻譜資源管理,聚焦管理體系強化,以頻率精細化管理和監管能力提升為主要方向,扭住關鍵,精準發力,協調推進頻率、臺站、秩序等各項工作,努力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頻譜資源支撐,營造良好電磁環境。

一、科學規劃和優化配置無線電頻譜資源。重點做好1.4GHz頻段寬帶專網和無人駕駛航空器、1.8GHz寬帶無線接入等系統頻率規劃的落地,完善多體制、多模式下IMT混合組網的無線電干擾預防和協調機制,引導各行業各部門合理、規范用頻。突出創新引領,加快5G、車聯網等頻率規劃研究步伐,加大相關技術研發試驗用頻協調力度。引入頻譜審計制度,積極穩妥推動在頻率資源配置中引入市場化元素。

二、拓展加強臺站設備全過程監管。將臺站屬地化管理引向深入,完善臺站數據庫建設,提升臺站數據質量,夯實事中事后監管基礎。優化設臺審批流程,完善公眾移動通信基站設臺辦理程序。健全臺站管理制度,推動臺站管理模式和技術創新。抓好無線電發射設備源頭管理,嚴格執行型號核準制度。

三、營造維護良好有序的電磁環境。發揮長效機制作用,加強重要行業專用頻率保護性監測,配合有關部門嚴肅查處“偽基站”、“黑廣播”等涉及電信網絡新型犯罪的違法設臺行為,防范打擊在國家重大考試中利用無線電設備作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和公平正義。

四、強化技術手段和能力建設。評估無線電管理“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用好信息化手段,深入挖掘現有設備潛力,改造提升傳統監測方式。做好《國家無線電管理規劃(2016~2020)》和省級無線電管理“十三五”規劃的制定發布和宣貫,并組織實施。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提出資金使用計劃,制定績效目標,強化預算執行,規范頻率占用費使用和固定資產管理。

五、完善無線電管理法治。結合《條例》修訂工作,開展新版《條例》和《刑(九)》修正案無線電管理相關條款宣貫,組織編寫《條例》釋義和相關司法解釋,研究啟動配套規章、規范性文件立改廢工作。堅持問題導向,提高立法精確性、前瞻性、適應性,推動重點規章出臺。根據WRC-15成果,著手修訂《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繼續加大無線電管理標準規范制定工作力度,開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無線電監管裝備融合的技術標準研究,做好有關頻率管理文件的標準轉化工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改進涉及無線電管理的信息公開工作,優化行政許可流程,加強行政許可事項的事中事后監管,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六、推進頻率和衛星網絡國際協調。鞏固和擴大現有雙邊頻率協調會談成果,在國際電聯和雙邊協議規則框架下,做好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協調會談和信函協調,維護邊境地區頻率使用權益,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組織開展無線電臺站、衛星地球站的國際申報、協調登記和邊境電磁環境監測等工作。

七、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和整體協調。深化無線電管理領域軍民深度融合和部門協作,完善軍地無線電(電磁頻譜)管理協調機制,密切與廣電、民航、鐵路、交通、氣象、漁業、公安等部門無線電管理機構的業務聯系,兼顧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和發揮行業系統優勢,強化管理合力。指導各地無線電協會豐富服務會員形式,引導業余無線電活動有序開展。加強支撐機構建設,健全專家咨詢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