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在操作加熱爐的過程中,合理地控制加熱爐的溫度,并且隨生產的變化及時地進行調整是加熱工必須掌握的一種技巧。一般加熱爐的爐溫制度是根據坯料的參數、坯料的材質來制定的,而爐膛內的溫度分布,預熱段、加熱段和均熱段的溫度,又是根據鋼的加熱特性來制定的;加熱時間是根據坯料的規格、爐膛溫度的分布情況來確定的。一般對于含碳量較低、加熱性能較好的鋼種,加熱溫度就比較高,但隨著鋼的含碳量的增加,鋼對溫度的敏感性也增強,鋼的加熱溫度也就越來越低。如何合理對鋼料進行加熱,怎樣組織火焰,并且能使燃料的消耗降低,就是一個技巧上的問題。
爐溫過高,供給爐子的燃料過多,爐體的散熱損失增加,同時廢氣的溫度也會增加,出爐煙氣的熱損失增大、熱效率降低、單位熱耗增高。爐溫過高爐子的壽命受到影響,同時也容易造成鋼燒損的增加和鋼的過熱、過燒、脫碳等加熱缺陷,還容易把鋼燒化,侵蝕爐體,增加清渣的困難引起粘鋼事故。
對于一個三段連續式加熱爐來說,經驗的溫度控制一般遵循如下的規定:預熱段溫度≤780℃;加熱段最高溫度≤1350℃;均熱段溫度≤1200℃。
爐溫控制是與燃料燃燒操作最為密切的,也就是說爐溫控制是以增減燃料燃燒量來達到的,當爐溫偏高時應減少燃料的供應量,而爐溫偏低時又應加大燃料供應量,多數加熱爐雖然安裝有熱工儀表,但測溫計所指示的溫度只是爐內幾個點的情況。因此,用肉眼觀察爐溫仍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要掌握軋機軋制節奏來調節爐溫以適應加熱速度。軋機高產時,必須提高爐子的溫度,而軋機產量低時,必須降低爐子的溫度。這樣可以避免爐溫過高產生過燒、熔化及粘鋼,而爐溫過低出現低溫鋼等現象。
連續式加熱爐同時加熱不同鋼種的鋼坯時,爐溫應按加熱溫度低的加熱制度來控制,在加熱溫度低的鋼坯出完后,再按加熱溫度高的加熱制度來控制。當然在裝爐原則上,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混裝觀象。
在有下加熱的連續式加熱爐上,應盡量發揮下加熱的作用,這樣既能增加產量又能提高加熱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