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第一,分享。大家經常提到分享經濟,跟大家提幾個例子,Uber是全球最大的出租車公司,但是它自己沒有車隊資產。還有Airbnb,Facebook,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但是它自己并不提供創造內容,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零售平臺,但是它卻沒有自己的庫存。Airbnb是全球最大的酒店公司,但是它并沒有自己的物業。它們的共性就在于這些公司都沒有自有資產,所以所有權的重要性在下降。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權,很多情況下使用權比所有權更加優先。對于經營公司來說是如此,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如此。這些得益于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更好地分享資產。無論是Uber、阿里巴巴,還是臉書、Airbnb,在20年前是無法存在的,因為當時并沒有共享技術,所以新的技術使得我們可以進行共享,也使得大家關注的重點從所有轉向了使用。
現在我不去買電影了,因為在Netflix都可以看到,我也不買音樂唱片了,因為在Spotify上面都能看到和聽到音樂,我也不買實體書了,通過亞馬遜都可以下載。我也不用買游戲光盤,因為用PlayStation都可以玩到這些。作為消費者來講,我不用考慮所有權問題,所有權意味著可靠,你需要去存儲這些資產,要去維護這些資產,要去進行升級,還要隨時打理它、設置它的擁有一個資產的話有很多麻煩,但是使用權就簡單得多,你可以隨時隨地去使用。當然不只是數字資產有這個趨勢,其它的行業也是如此。實物資產,比如汽車也可以進行分享,強調使用權。所以,現在我們的問題是能不能提供按需經濟,使大家可以按需取得使用權。
你可以把你賣的實體資產變成一種可以分享的服務,人們可以按需取得使用權。如果這一點想通了的話會有很大的商機。交通行業就是如此,可以把交通運輸轉化為服務,我們看到有9000多家公司要把餐飲、家具或者玩具轉化為服務,不用再買玩具了,可以按需使用這些玩具。這樣的話,消費者不再購買實體資產,他們只是按需取得使用權就行了。衣服也是如此,你穿一次,洗干凈了,把它送回去就行了,這一點能夠實現嗎?人們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此外,在金融行業也可以這樣做,我們可能有KICKSTARTER進行眾籌,我們看到在中國也有一個關于KICKSTARTER的案例在發生。目前有將近2000個眾籌的平臺,也包括為音樂家做眾籌等等,使得消費者能夠為產品服務,來籌集資金,所以,也使得籌資的工作從銀行和資本家手里轉向了客戶手中,他們可以進行有目標性的融資和投資。我們看到這些平臺的總規模是180億美元,當然相對于全球經濟來說這個規模還很小,但是這個趨勢卻是非常迅猛,可以看到它的增長速度非常驚人。可以設想一下20年之后,你可以通過眾籌眾包的方式為自己的項目籌集資金,這在將來是非常可行的一條路徑。
因此,股權眾籌擁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到2016年美國的交易所就會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合法的方式允許企業向公眾進行股權眾籌,而你不需要走以前那些復雜的行政途徑和手續就可以籌集資金,從而來設計和運營一個小公司了,你可以向公眾籌集資金,減少行政審批流程。
最后我們還想看一下在分享領域,集中度最高的就是貨幣和銀行部門,因為你希望保證資金的安全,必須要了解對手是什么,要有足夠的信心,防止欺詐。但是我們現在看到出現了數字化貨幣,使得貨幣本身轉向了P2P領域,減少了貨幣的集中度。這項技術推動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也就是我們說的分散鏈技術,我們的數據庫不再是采用集中化的方式儲存,可以分布式的方式儲存到不同電腦上,這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趨勢,使得我們能夠對不同的東西進行分享,包括對貨幣進行分享。
有很多創新性的方式使用區塊鏈技術,很多公司都進行大量的投資,來發展區塊鏈技術,包括我們的比特幣也是以這個技術為支撐的,從而以分散的方式進行結算,比如去買賣房地產或者進行放貸按揭的時候,都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在電腦之間進行P2P的結算。所以,分享技術也可以為房地產帶來顛覆式的影響。因為我們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制作非常復雜的合同,建立復雜的關系,僅通過一個小的公司或代理公司就能夠負責確保獲得證實這一切,你需要有一個生態體系來確保這一切。
最重要的是,任何能夠被分享的事物一定會被分享,思考一些現在沒有辦法被分享的東西,如果它被分享,它會變得更有價值。這就是在未來20年里的發展趨勢。一位接一位的企業家,他們會確認一些東西,他們會說,我們通過分享來提升物質的價值,我們可以分享經驗、分享創新,分享我們的建設,以及分享網絡,這就是我們要面臨的挑戰。
第二,互動。曾經我們閱讀是看書,而現在我們通過看屏幕了解到我們周邊發生的很多事情。現在飛機上每一個座位后面都有屏幕,在上海以及每一個大城市在高樓上都有屏幕,甚至還有這種3D的屏幕,你帶上特制的3D眼鏡,可以看到這些屏幕上的內容,它們是非常靈活的。
現在的電子書,更加便宜,而且更具有靈活性。實際上電子書可以制作的形式就像一本新書一樣,你可以像翻頁一樣翻這個書,讀完之后就合上,內容就變成了一本新書。現在在美國MIT、弗吉尼亞科技學院等等都在制作這種產品,很多服務都通過屏幕提供出來。甚至現在有多個屏幕同時出現,比如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你同時打著電腦,還看著手機,因此你周圍生活中出現不止一個屏幕,是多個屏幕,這樣是一個屏幕的生態系統。這些屏幕改變了文化,一本書,在書里面的內容是固定的,非常確定、明確,他的著者有一種權威性。而現在我們把所有東西都搬到了屏幕上,都是流動性的,隨時變更的。比如我們在屏幕上的東西隨時隨刻都在變化,第二天就不一樣了,這改變了我們的文化。一旦我們的文化是基于一些規則、法律,這是過去的情況。而現在我們的文化基于那些流動的屏幕,而且你與屏幕之間是有互動的,這種互動使得事情不再是固定的。你還可以用身體與數字環境進行互動,而不僅僅是坐在那里打字,這就是我們未來的互動形式。
第三,流動。我之前也提到過,我們現在進入了屏幕的世界,所有事情都是在屏幕上進行流動。在20年之后,我們會提升流動事物的價值,讓固定的這些事物都流動起來。現在最重要的流動內容就是數據,我想說,不管你在哪一個行業,從基本上來說都是在數據行業。通常對于客戶來說,數據對于你和客戶都是一樣寶貴,對于谷歌、Facebook,以及其他的公司來說這是它們發現的真理,你越了解你的客戶,他們對你來說價值量就越大。我們必須要了解到數據是如何流動的,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除非數據要流動起來,否則它毫無價值。很多人積攢數據,但是把它存儲起來并沒有積極使用,不使用的話就是死數據,必須把它們連接起來,讓它們不斷流動起來,讓它們互動,這樣就會讓數據具有價值。我們有一些方式能夠讓數據之間聯通起來,我們在這方面有不斷的需求讓數據動起來、聯系起來、連接起來,與其它的數據互通起來。
現在我們要思考“我們”而不是“我”,這已經成為業界的一種默認的形式了,那就是流媒體、云平臺、社交、數據,這是我們未來要去工作和經營的一個大的環境。
其中有一個流是量化自我,八年前我就量化自我出了一本書,就是如何去跟蹤自己的情況。包括技術、設備、傳感器、軟件等等集合在一起來追蹤我們自己的生活狀況,人們也可以開發自己的一些設備來達到這些目的。
最終這些產品會商業化,得到廣泛的需求和應用,包括蘋果手表也集成了這樣的功能。可以看到這些量化的設備可以監測我們的體重、睡眠的狀況、做夢的程度,還有身體的其它指標,血壓、心跳、心率等等,這些指標都可以跟蹤記錄下來,這樣的設備現在層出不窮。比如在《星際迷航》里有一個科幻的醫療設備稱為三項記錄儀,現在Scanadu開發出了類似的產品,把它貼在你的太陽穴上,就可以顯示出你的腦電波、血壓,一共是十項生理指標都可以顯現出來,只要貼在太陽穴上就可以了,都不會碰到你的皮膚,這些數據都會傳到你的手機上顯示出來,這些技術現在已經面世了。數據的產生非常快,數據量巨大,我們也可以從中披沙揀金,可以開發出新的設備,新的傳感器和消費應用。
第四,認知。如果你問我未來20年最重要的技術是什么,我會告訴你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會像200年前的電力一樣重要。Google有一款應用,可以實現實時的翻譯,我拿著手機說英文它直接轉換成中文,實時進行傳譯。這個處理并不是在手機內部進行的,它會把你發出的信息放到谷歌的云環境下,通過人工智能進行處理,它的處理能力也是非常強的。這是人工智能與商業的結合。
另外,現在大家經常談到的熱門詞是深度學習,也就是說把人工智能和神經節點這個理論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計算芯片的能力會得到成倍的提升。比如說IBM就利用人工智能打敗了一個象棋大師,當時誰都沒想到人工智能會這么強。現在我們又把它培養成了醫生,它可以在醫學院里做教學,可以去做診斷,根據病人的各種體征做出判斷,而且它的判斷比一般的醫生都要精確,當然還比不上最優秀的醫生了,但是跟一般醫生來比它們遠遠勝出。我曾做過測試,告訴它我有哪些癥狀,它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出我患有什么疾病。雖然比不上最優秀的醫生,但是在非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在非洲醫生非常缺乏,通過人工智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當地的醫療病患問題。
200年前電問世,很多企業通過電力實現了自動化,在這種情況下電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種設施。人工智能同樣可以作為一種服務,你不用自己編寫人工智能,你可以通過百度、谷歌購買人工智能,然后把它用于各種全新的用途,是以前你難以想象的,使得你的工作更加具有智能化,最后會結出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因此,人工智能會成為一種服務,你不需要去擁有人工智能,你只用在需要的時候去購買就行了。
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的智能程度就越高,因為它是自動學習的,通過人們的使用它也在不斷的學習,人工智能程度越高用戶就越多,它也會更加智能化,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最后實現一個封閉的良性循環,使得人工智能快速增長和成熟,未來就會有非常大型化的人工智能公司,人們會直接向他購買服務,你不需要自己去編寫人工智能,都有現成的產品和服務供你購買。
而人工智能對于云環境來說至關重要,剛才說了我們會產生那么多的數據,我們要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要想把這些數據利用起立,發揮它們的價值,就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讓我們了解數據背后所隱含的意思。所以,人工智能會使得我們把數據轉化為實用的工具。因此,我們必須要更多的使用人工智能把這些龐大的數據儲備利用起來。我的預測是,未來20年的1萬家初創企業是要選擇一個行業的切入口,然后把這個行業跟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我覺得可能性是無限的。100年前我們選擇一個行業,把電力跟它結合在一起,現在我們是把人工智能和我們選擇的這個行業結合在一起,你可以去想象,把人工智能使用到一個行業里,24小時進行監控、進行分析,潛力是無限的。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