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江蘇鳳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全面實施之年。工信部一攬子配套規劃正在編制,各省市積極打造《中國制造2025》的地方版行動計劃,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重點領域面臨全新發展機遇。
2016年3月2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圍繞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工信部正在抓緊編制11個配套的規劃,謀劃未來3至5年工作。”這11個配套規劃包括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的落實方案,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信息產業發展規劃、醫藥工業發展規劃等四大戰略性領域專項規劃,以及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和發展服務型制造三年行動計劃兩大重要支撐性行動計劃。
賽迪顧問梳理發現,自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圍繞制造業提質增效這一核心目標,結合《中國制造2025》的九大任務和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等五大工程實施,工信部(或聯合其他部委)密集出臺了《關于組織開展2015年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的通知》、《<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繼開展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工業強基2016專項行動、質量標竿遴選等一批專項行動。賽迪顧問認為,工信部大力推動《中國制造2025》深入落實,將給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工業企業以及部屬高校等各方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從地方政府層面看,可申報“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制定制造業轉型升級規劃、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融合發展,有利于探索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有效模式和路徑,獲得工信部政策資金和項目扶持,緊密部省市三方合作,進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從產業園區層面看,可申報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準化試點等,有利于產業園區新興產業培育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園區合理布局、差異發展,獲得科技重大專項、技術改造專項等資金支持,擴大園區的影響力。
從工業企業層面看,可申報智能制造試點項目、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示范,創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和質量標竿企業,有利于提升企業關鍵技術裝備以及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增強品牌培育能力,促進企業的智能化改造,獲得工業轉型升級資金、專項建設基金、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進而提升工業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
從部屬高校層面看,工信部公布的兩批共18個協同創新中心,遍布于工信部直屬的7所高校。同時,《“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方案》指出“鼓勵區域內的重點企業聯合部屬高校組建制造業創新中心,共同開展關鍵技術研發、重點實驗室建設、技術標準制定、檢驗試驗驗證、產業技術路線圖編制、知識產權聯合保護、風險預警和成果轉化推廣;鼓勵部屬高校加大對實用型產業人才的培養和輸出”,進一步明確了部屬高校在“中國制造2025”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去年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以來,已有河北、山西、遼寧、吉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甘肅、北京、天津、廣西、寧夏、新疆等21個省份出臺對接措施,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從城市來看,也有濟南、南京、鎮江、泉州、三明、株洲、廣州、深圳、佛山、成都等10個城市出臺了行動計劃或實施方案。
“圍繞十大重點領域,突出地方優勢特色,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成為各省市對接“中國制造2025”的著力點。以廣東為例,《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切入點,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突破口,瞄準集成電路及關鍵元器件、信息通信設備、操作系統及工業軟件、新型平板顯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4個領域,智能制造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節能環保裝備、通用航空裝備、新能源裝備、汽車制造、衛星應用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的8個領域。
《成都制造2025規劃》提出,分層級推進產業梯次發展,形成多元支撐格局。突出發展具有良好基礎、穩定布局和市場空間的電子信息、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產業,形成中堅力量;加快發展有一定基礎、市場潛力和符合產業導向的生物醫藥、精密機械及智能制造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形成新興力量;優化發展起“壓艙石”作用、需要加快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食品、輕工、冶金、建材產業,形成穩固力量。
行業:10大重點領域將集中發力
2015年9月,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2015版)》,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10大重點領域,23個重點方向,若干重點產品。2016年4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工業基礎和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標準化和質量提升工程,推動在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農業機械、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標準化實現新突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十三五”汽車工業發展規劃意見》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設定了目標:具有駕駛輔助功能(1級自動化)的智能網聯汽車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50%,有條件自動化(2級自動化)的汽車的當年新車滲透率達到10%。從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情況來看,美、日、歐“三分天下”,我國則仍處于起步階段。伴隨“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長安、一汽等國內車企以及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智能網聯汽車。
工信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推進重大標志性產品率先突破、大力發展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強化產業基礎能力、著力推進應用示范和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五項主要任務。隨著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加劇、產業轉型升級的逐步推進等因素影響,機器人將呈現高速發展態勢,預計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年銷量將達到15萬臺。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