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就在幾年前,大數據似乎還是科學家才會關心的事,但如今,它已觸手可及。“互聯網+”催生創新2.0時代的新業態推動大數據產業高速運轉,金融、零售、電信等行業早已應用成熟,其他行業亦在陸續被撬動。連一向對潮流反應較慢的政府機構,也正經歷深刻的變革。
9月初,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指出,2018年底前,要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在此之前,廣東、遼寧、四川等省份均已有地方政府成立大數據管理局,擬由政府牽頭,統籌公共數據開放,推動產業發展。事實上,政府通過開放數據帶動商業發展在國外早有過不少案例,開放政府數據,打通數據來源的壁壘,對于產業發展具有巨大意義,甚至可以帶動全新的商業模式,從而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9月1日,成都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的網站上掛出一則《關于成立“成都市大數據管理局”籌備組的通知》。這份公告顯示,成都市委編委2015年第2次會議決定,批準在該市經信委下設立大數據管理局。
大數據管理局的名字聽上去頗為新鮮,但這已不是國內首家。此前,廣東、遼寧等省均有地方政府率先試水。
據記者了解,大數據管理局的提法最早出現在2014年1月的中共廣州市委十屆五次全會上,成立這個“局”的目的是為統籌推進政府部門的信息采集、整理、共享和應用,消除信息孤島,建立公共數據開放機制。
這一構想很快得到立法支持。1個月后,廣東省政府印發《廣東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其中明確提及成立廣東省大數據管理局。
此后,當年5月,廣東佛山南海區掛牌成立數據統籌局;沒過多久,廣東清遠在其經濟與信息化局的“三定方案”(定機構、定職權、定人員)中要求設置大數據管理科。
而到今年5月,廣州市政府公布工信委、商務委、國資委3個部門的“三定方案”。根據方案,廣州市工信委設立直屬行政單位廣州市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負責研究擬訂并組織實施大數據戰略、規劃和政策措施,引導和推動大數據研究和應用工作;組織制定大數據收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準規范等9項職責。
按照規定,這個正處級單位內設3個科室,分別為規劃標準科、數據資源科(視頻資源管理科)與信息系統建設科,同時,配備行政編制15名,包括局長(副局級)1名,副局長(副處級)2名。
幾天后,遼寧沈陽亦快馬加鞭地建立了大數據管理局,級別為正局級,同樣下設3個部門—大數據產業處、標準與應用處和數據資源處。而之所以說“快馬加鞭”,該單位從組建到掛牌,前后只用了短短兩個多月。
不止如此,公開報道顯示,上海市政府也有建立大數據局的構想,但目前尚在研究階段。
而在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曾前往考察大數據產業發展情況的貴州省,有知情人士對記者披露,“貴州也有建設大數據管理局的模塊,但當地的考慮是,希望大數據產業發展成熟后再規劃大數據局進行統籌、管理,而在大數據發展期,這個產業需要省委省政府從大局上進行推動”。
幾乎一夜之間,全國多地的政府組織架構中都出現大數據管理局。“目前,各地都逐步意識到政府數據公開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于是紛紛成立大數據管理局,由之牽頭,推動當地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執行副總裁王亞川告訴記者。
而易觀智庫分析師任偉魏認為,各地成立大數據管理局是為響應國務院對發展大數據的要求。而《綱要》出臺后,各級政府肯定會作出更多回應,“成都此次應該是提前布局了”。
“其實,不管是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還是貴陽市委書記陳剛,這幾個率先嘗試成立大數據局的地區,他們的領導有一個共同點—都從北京出來,而且,到地方之前都已經有發展大數據產業的成熟想法。”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幾年前,大數據似乎還是科學家才會關心的事,但如今,它已觸手可及。
例如,著名職場社交網站LinkedIn公布的2014年最受雇主喜歡、最炙手可熱的25項技能中,統計分析與數據挖掘位列榜首。而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5年,全球將新增440萬個與大數據相關的工作崗位,25%的組織將設立首席數據官一職。
政府機構同樣正經歷深刻的變化。今年5月,曾在LinkedIn、eBay、Skype等硅谷公司任職的帕蒂爾(DJ Patil)被奧巴馬任命為白宮首位首席數據官和制定數據策略的副首席技術官。這一史上最榮耀的IT職位旋即吸引無數關注。
與之相對,最近兩年,國內不少地方政府也趕起了“時髦”,開始建立全新的政府職能機關—大數據管理局。如果用更接地氣的稱呼,這些局長也就是當地的首席數據官。
據記者了解,這些新生機構目前大多承擔著組織制定數據收集、管理、開放、交易、應用等標準規范、推動政府數據開放、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等方面的職責,但目前還沒有很多落地的動作。
而9月初,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綱要》指出,2018年底前,要建成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率先在信用、交通、醫療等重要領域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合理適度向社會開放。
有業內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各地建立大數據管理局,其實正是對國務院要求發展大數據的提前響應。既然如此,這些新生機構準備如何推動中國的大數據產業發展呢?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創新2.0的互動催生了大數據,生動詮釋了數字時代、知識社會創新形態的嬗變,進一步消融了創新的邊界,推動了創新2.0時代組織形態、社會形態等的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