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眾所周知,我國雖是制造業大國,但仍非制造業強國。目前我國的制造業并沒有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發展模式,受資源環境制約十分明顯。
因此,我國在提出《中國制造2025》時將綠色發展作為主要方向之一,明確提出了全面推行綠色制造。開展綠色制造專項行動,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著力點,也是加快推動生產方式綠色化、增加綠色產品供給、減輕資源環境壓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更是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穩定增長和調整結構增加效益的關鍵措施,并能促進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融。
綠色制造產業鏈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因此,制定重點任務并保證推進進度必不可少,而本次出臺的《方案》則明確了2016年落實綠色制造工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
《方案》提出,2016年重點任務應秉承綠色發展理念,按照制造強國建設戰略進行部署,并將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作為重點,還要加快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且需強化試點示范和綠色監管,以此來構建綠色制造體系。2016年爭取在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綠色制造上取得突破,引領和帶動制造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工業能效、水效方面仍有差距,其中鋼鐵行業國內平均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落后6%至7%,建材落后10%左右,石化化工落后10%至20%。而此次《方案》的出臺,將推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示范,將降低企業污染物排放,構建綠色制造體系。
《方案》提出,通過實施綠色制造2016專項行動,將預期實現三個目標:進一步提升部分行業清潔生產水平,預計全年削減化學需氧量8萬噸、氨氮0.7萬噸且要篩選推廣一批先進節水技術;建設若干資源綜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和基地,初步形成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會同財政部啟動綠色制造試點示范,發布若干行業綠色工廠創建實施方案或綠色工廠標準。
為完成2016年重點任務,《方案》給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具體措施。
第一,將對傳統制造業進行綠色化改造。針對提升制造業清潔生產水平,發布《水污染防治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實施重點流域部分行業水污染防治清潔化改造。將同財政部一起削減一批包含高風險污染物的項目,從源頭減少汞、鉛、高毒農藥等高風險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在鋼鐵、造紙等高耗水行業,篩選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節水技術。組織開展節能監察和跨區域專項督查,在重點行業實施一批高效節能低碳技術改造示范項目。
傳統制造業的綠色化改造,包括污水治理改造、高風險污染物排放、節水改造等,這些改造勢必會增加企業成本,或許還會為《方案》的推行帶來影響,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推動《方案》實施?賀在華認為,政府可以給予改造企業一定的資金支持,加大相關投資力度,幫助企業推行綠色化改造,更多地利用金融市場調配市場資源。通過綠色改造,可以提高企業生產制造技術水平,將單純的產品制造轉變為圍繞產品生產提供具有全價值鏈的高質量服務,還會降低人工和存貨成本,減少資源浪費,這些將成為企業改造動力。
第二,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發展示范。在尾礦、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重點領域,開展資源綜合利用重大工程示范,推廣應用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會同財政部組織實施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工程建設。支持固體廢物工程技術研究機構、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與生態發展創新中心等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第三,將推進綠色制造體系試點。未來將統籌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試點,發布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綠色工廠評價導則和綠色供應鏈管理試點方案。將和財政部配合在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區域,選擇部分城市開展綠色制造試點示范,創建一批特色鮮明的綠色示范工廠。
在賀在華看來,我國從經濟上具備建立綠色示范企業的實力,并且也在政策上給予了支持。
賀在華認為,企業想要成為綠色制造體系中一分子,應該具備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要通過創新經營理念、商業模式,對企業管理制度實行綠色化改造,并將綠色經營管理作為差別化戰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需加強信息技術能力,提高工業自動化水平,降低人工、存貨等成本,減少資源浪費。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