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熱門關鍵詞:
江蘇鳳谷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據統計,世界500強公司的壽命為40至42歲,世界1000強的平均壽命是30歲。歐美企業的平均生存年限是12.5年,日本企業平均壽命是30年,而中國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5年。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落后于歐美,遠遜于日本。在中關村注冊的企業超過15000家,但壽命超過8年的不到3%。
當年中國冰茶市場的引領者“旭日升”、獨占中國火腿市場鰲頭的“春都”、曾經輝煌的三株、秦池、亞細亞、三鹿等,都已成為歷史的云煙,變得那么陌生而遙遠。
從營業收入的構成比例來看,以荷蘭殼牌石油和中國石油為例,中國石油80%以上的營業收入都來自國內。換句話說,中國石油只能影響中國人的生活,而不能影響全球人的生活。而殼牌石油呢?世界上很多國家當然也包括中國,都是它的市場。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企業500強,的確只是中國的500強,即便是這個排行榜的前十名,也沒有一個真正地走出國門,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國際品牌。
從企業的盈利能力來看,中國企業500強的利潤是從哪里來的呢?舉幾個排名靠前的企業,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石油、國家電力,這些企業雖然行業不同,但都處于壟斷領域。國營企業在銀行、通信、能源三大行業的利潤幾乎占了中國500強利潤之和的1/2。雖然近年來都能在全球500強上看見他們的身影,但卻沒有一家叫得響的品牌,這些企業都沒有形成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在美國,利潤率最高的行業基本分布在制藥、互聯網、零售等行業,這些行業都不是國家可以壟斷的。這樣一對比就會發現,在競爭性領域,中國500強企業的全球化盈利能力很弱,與世界500強企業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表現在戰略管理、創新研發、經營模式、品牌價值、企業文化等方面。
中國企業持續經營能力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企業往往是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抓住了一次機遇,憑著創業者的悟性,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展壯大,但由于時代風云變化莫測,市場格局波譎云詭,那些憑借經驗和悟性經營的企業家,大多被拍死在沙灘上。反觀那些至今還活躍在世界商業舞臺上的企業,如IBM、殼牌、杜邦、諾基亞、三菱等,他們從事的行業、經營的業務,早已不是它們最初創業的領域。那些還健在的百年企業,沒有任何一家在創業之初就立足一個偉大的構想,但它們為什么又能成為高瞻遠矚的企業呢?衛浴界的“勞斯萊斯”,有著190多年歷史的Duravit的總裁朗格認為,“面對危機是沒有奇跡存在的。百年企業的優勢某種程度上是心理上的支撐,因為過去有過解決危機的經驗,公司有渡過難關的傳統。再次面對危機時是傳統和信心讓我們不害怕。”
事實上,作為企業的創始人、經營者,無論多有魅力,多么高瞻遠矚,都有生命耗盡的時候,所有高瞻遠矚的產品和服務——所有“偉大的構想”最后都會過時。在企業奔向百年跑道的過程中,企業的核心業務、市場地位都可能過時和消失,但企業家留下的精神財富會支撐企業不斷超越產品的生命周期,讓企業在時代的浴火中不斷地涅槃重生。中國企業與歐美、日本企業對比,存在著規模差距、效率差距、管理差距,以及無形資產的差距,這些差距充分說明了中國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創新的文化。如果以100年為一個參照系,那些真正創下百年基業、高瞻遠矚的公司,它們唯一不變的是修煉核心競爭力和構筑技術創新文化的DNA。
20世紀9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柯林斯寫了一本《基業長青》風靡一時,在中國企業界、學界被奉為企業戰略管理“圣經”。事實上,如何做到基業長青,建立長盛不衰的公司,中國的企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企業500強,通常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中國企業500強就是代表中國企業經濟實力的第一方陣,它們的發展實際上就像中國經濟發展的名片或縮影。2015年,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超過59.5萬億元,相當于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63.4萬億元的93.8%。
從表面上看,在“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美國500強企業,平均收入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明顯降低,而中國500強與之前幾年比起來有相當大的提升,中國500強與他們之間在諸多指標上的差距進一步縮小。2015年,中國大陸進入《財富》500強的企業再一次刷新紀錄,達到94家,而5年前是46家。絕大多數是國企,民企只占六席,分別是華為、民生銀行、吉利、正威國際和山東魏橋。也就是說,中國能在世界上跟其他國家企業比拼的仍然是舉國之力而壯大的國有背景的企業。
在國內媒體紛紛點贊中國企業所取得的成績時,人們很容易忽視了國有企業正處于另一場危機當中。筆者曾經在國內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按照歐美、日韓、中國各占1/3的原則,抽取99家企業,然后讓被測試者選擇他最熟悉的10個。測試結果顯示的排名分別是蘋果、沃爾瑪、IBM、家樂福、西門子、三星、索尼、中國移動、中石油、惠普等。不久前,筆者委托朋友帶著這份問卷,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做了調查。同樣的問卷,無論是在經濟落后的非洲,還是在歐美,在他們最熟悉的10個企業名單中都看不到中國企業的名字。
同是500強企業,為什么蘋果、沃爾瑪、索尼、西門子等國外企業的知名度是“世界級”的,而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在國外不為人知呢?是我們的抽樣調查的數據不準確,還是我們已經陷入了國內企業布置的迷魂陣中,沒能冷靜地看到中國企業與世界知名品牌之間的差距呢?問卷結果提醒我們,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的座次并不能代表“世界級”的認可,他們與那些根植于開放市場的企業存在很大的差距??梢哉f,這種差距是一種軟實力之間的差距,而軟實力是無法用數據來統計的。在這種情況下,清醒地認識到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比夜郎自大要好得多。
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整體狀況令人擔憂,要構建這種企業能力不完全是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的贏利能力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企業創收過程中的集中表現,盈利能力強的企業不一定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強大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擁有盈利能力。通常我們所提的企業競爭力實際上就是指企業能力,它包括戰略管理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客戶服務能力和企業創新能力七個方面。企業創新能力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可缺失的部分,不僅僅是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它還包括業務流程的重組和企業價值觀的轉變。企業核心競爭力并不是企業這些方面能力的簡單組合,它是一種能將企業各個方面的能力要素進行有機整合的創造性能力,因此它才是企業能力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企業核心競爭力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難以復制。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以特定方式沿著自己獨特的技術或管理軌跡,逐步積累,長期形成的,走的是自己的發展之路,個性化發展的特點非常突出,很難被競爭對手完全模仿掌握。
長期修煉。核心競爭力與企業息息相關,任何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從天而降,它是企業歷經多少年積累所形成的企業理念、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無形資產。多年來依據企業實際而進行的變革和修繕,使這些理念和行為已經與企業融為一體,不可分離。而正是這種不可分離性,使得企業達到了競爭對手難以匹敵的高度,成為企業競爭差異化的有效來源。
持續發展。為了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有競爭力的企業會竭盡全力彌補自己的不足,逐步縮小與競爭對手核心競爭力的差距,直至完全超越其他競爭對手,最終使個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所有企業的一般競爭力,從而讓自己的競爭力高于行業一般競爭力。
如果企業不能培育這種能力,其他幾個方面的能力再強也如同一盤散沙,發揮不了真正的市場競爭力。現代企業的競爭開始超越以前價格、技術、品牌等要素競爭的范圍,逐漸轉移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設上,唯有重視培養和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抵御其他競爭對手,保持良好的競爭優勢。
企業的贏利能力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企業創收過程中的集中表現,贏利能力強的企業不一定擁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具備強大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擁有贏利能力。
眾所周知,決定企業能力的要素有企業資源、企業現行流程和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資源包括產品、技術或服務等,企業現行流程指的是企業將資源轉化為增值的產品或服務的方式,而企業核心價值觀實際上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包括企業員工共同的信念、期望、愿景等。企業能力是逐級遞升的,只有當遞升到流程和價值觀時,企業的核心能力才被建立起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就具備不可模仿性,它是企業在特定市場、客戶價值、企業歷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經驗和知識的積累建立起來的。建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難以通過捷徑實現,企業不僅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還要具備持續探索的耐力。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這也說明了企業不可能同時具備所有的核心競爭力。當然,企業具備的核心競爭力越多,將對企業越有利。
鳳谷工業爐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培訓指導,售后服務一體化,專利節能技術應用,每年為企業節省40%-70%的能源成本,主要產品加熱爐,工業爐,節能爐,蓄熱式爐,垃圾氣化處理設備,歡迎致電咨詢:0510-88818999